AGC高管讲座
约 1086 字大约 4 分钟...
尽管近年来有关日本企业的负面消息较多,但是2022年的GDP组成显示日本制造业仍然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撑。
材料业占据了制造业的三成,是重要的组成部分
材料不仅影响产品的性能,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
日本材料产业在全球的占有率任然名列前茅
从AGC的改名历史看B2C的转型
这篇来自经济观察网的文章主要讲述了日本百年企业AGC集团(前旭硝子株式会社)在中国市场的品牌重塑战略,核心内容包括:
- 品牌更名背景
- 2018年首次从"旭硝子"更名为"AGC株式会社",因原日文名称中的"硝子"(玻璃)已无法涵盖其多元化的电子、化学、工业陶瓷等业务。
- 2019年二次启用中文名"艾杰旭",旨在通过本土化名称拉近与中国消费者距离,寓意"超越旭硝子,成为杰出存在"。
- 战略转型:从B2B到触达C端
- AGC长期以B2B业务为主(汽车玻璃、电子材料、建筑涂层等),但意识到终端消费者认知薄弱影响市场渗透。
- 案例:手机盖板玻璃、快餐包装纸等产品虽被广泛应用,但因保密协议或缺乏标识导致品牌露出不足。
- 计划通过广告投放(如进博会期间的地铁、机场广告)、社交媒体/KOL推广提升大众认知。
- 适应中国市场的挑战
- 品牌知名度低:2017年新任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指出需突破政府/行业认知,转向消费者层面。
- 速度差异:日本"工匠精神"与中国市场对快速产品化的需求矛盾,通过与中国初创企业合作、建立本土研发中心(侧重应用开发)实现"开放式创新"。
-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
- 中国是AGC全球核心市场,业务布局从沿海向内陆延伸(如四川、重庆)。
- 借力中国新兴产业(半导体、生物技术、智能移动等)寻求增长,通过《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》被列为典型案例。 核心结论:AGC通过更名本土化、营销策略转型及研发本土化,试图解决在华品牌认知度不足的问题,以应对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,巩固其"玻璃大王"地位并拓展多元业务影响力。
二元化经营
二元化经营的问题意识
简单来说二元化经营就是在同一公司中,同时追求现在的既有事业和将来的探索事业的经营 同时具备深挖现有事业的能力(Exploit)和探索新事业机会的能力(Explore)。
- 在“现在的市场”和“未来的市场”竞争。(O’Reilly教授)
- “玩两个不同的游戏”(O’Reilly教授)
- 建立“防守经营”和“进攻经营”的平衡。
“战略论”ד组织论”=“组织经营论”
AGC践行“二元化经营”的背景
2015年以来 在收益连续下降的情况下
如何建立组织文化
- 培养年轻的新秀,咨询他们的有关公司未来的蓝图设想
- 组织了很多场由高层主持的、气氛融洽的座谈会。硬件和软件(思想)不断变化,直至顺理成章地成功。
事业投资组合变革的方向性
通过推进二元化的经营,旨在构建可灵活应对市场
投资组合转换
有前景的提前布局,保留优势赚取现金,没有用的直接丢弃

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
- 从长期视角出发,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,根据环境变化改变使命。
- 重视基础研究,持续长期研发。
- 改变投资组合。
- 和客户建立长期信赖关系,客户有困难和挑战时,会第一时间和AGC交流。
- 重视现场,重视安全。
- 管理层与现场的距离很近,还可以提高现场员工的士气。